l          衛星射頻收訊應用概論 (I)  (范新鑫 2009.3)  

 

在物理波動現象中, 可發現二獨立的波動個體, 如水波, 聲波或電波. 當二波波峰相會, 則振幅相加增強; 若一波峰一波谷相會, 則振幅相減抵銷.

於是又另外衍生發現, 在不同頻率的波動個體, 當二波動頻率混合(Mixer), 則會產生二波動頻率相加和二波動頻率相減等二個新生成的波動頻率.

綜合以上所述, 這裏稱之為“波動混合理論”. 如右式

 

當頻率a輸入頻率Fi與頻率b本地震盪頻率Fosc混合, 得輸出頻率Fo,

Fo = |Fosc ± Fi| , 若Fosc > Fi時, 即得

Fo = Fosc - Fi  和  Fo = Fosc + Fi   兩個新生成的頻率.

通常在無線電射頻RF接收應用中, 頻率b的角色就是本地震盪頻率Fosc, 所以就直接以Fosc表示頻率b的位置. 當Fosc致力大於輸入頻率Fi一個IF中頻時的工作方式, 就叫超外差接收方式; 當Fosc致力小於輸入頻率Fi一個IF中頻時的工作方式, 就叫超內差接收方式.

例如, 在AM調幅收音機頻段中, AM收訊的工作頻段等於545 ~ 1605KHz, 工作中頻IF = 455KHz. 在FM調頻收音機頻段中, FM收訊的工作頻段等於88 ~ 108MHz, 工作中頻IF = 10.7MHz. 若並以超外差接收方式欲分別接收大台北地區中廣電台AM 657KHz及台北之音FM 107.7MHz的頻道, 則該收音機本地震盪頻率Fosc應分別工作於1112KHz (657KHz + 455KHz)和118.4MHz (107.7MHz+10.7 MHz).

在上述各接收工作頻段中, 可以發現, 該中頻大約落在該收工作頻段差的中間數值, 其最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假象頻率產生和受其影響. 又超外差接收方式較超內差接收方式不受假象頻率的影響, 但也不排除其他的考量.

 

http://www.starchina.com.tw/subpage/report/reportsub/2009.3.htm

arrow
arrow

    新京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